当前位置:纵横小说网>历史军事>东晋门阀> 第四章 为父报仇 3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四章 为父报仇 3(1 / 2)

东晋门阀最新章节!

PS:看《东晋门阀》背后的独家故事,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,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(微信添加朋友-添加公众号-输入qdread即可),悄悄告诉我吧!

桓温将贼人制服,说道:“我看你一身武艺,为何不为国家效力,却在这里做贼?”

那汉子被制,也已无奈,于是说道:“我本苏峻旗下都尉,因苏峻战败被朝廷杀死,无依无靠,而被迫流落此乡间。本来我们在西面百里之外的卧虎山隐藏,时值冬日,食物缺少,我们就想来这京城附近打劫一把。看上了这三位姑娘的马匹。”

父亲去世时,桓温已经十五岁,对苏峻之乱已经有些认识,虽然父亲是死在苏峻士兵的攻击之下,但是苏峻也是被朝廷逼反,双方各为其主,杀得昏天黑地。桓温并不十分憎恨苏峻,因为他的队伍也是长期在江北抗击敌人的英雄部队。他只憎恨那个在敌人围城时叛节的县令江播。敌人长期围城,桓温的父亲桓彝主持城务防守,连续防止敌人进攻四十多次。而当地的县令江波却卖主求荣,不仅偷偷打开城门,还亲自偷偷潜入桓彝的府中,将桓彝亲手送与敌人。

桓温对那大汉说:“如今我晋朝与北赵相持,正是你等用武之际,只要你承诺不再与我四人为敌,我便放了你。你应该带上你的兄弟们过江参加抗战,我家族叔桓宣大人正在抗战一线,我可以休书一封,让他接纳你们。”

那汉子一听,感激不已,竟然激动的流出眼泪:“少侠如此有情有义,我兄弟必然感激不尽。”

原来在隋唐之前的士族社会中,还没有形成类似今日的自然村,人们以族众为单位生活在一起,一般都是以士族为核心,带领着族部,小的几十人,大的有成千上万。这样流落在山间的毛贼,其实更多的是在山上搜罗食物,赖以为生,很难对士族村落形成真正的威胁。这二十多个流落的散兵,在山上生活也是异常艰苦,听桓温说可以回到江北,被组织接收,自然是万分高兴。

桓温一看贼人同意,便将宝剑插回剑鞘。从身上取出一支袖剑,交于那首领,对他说道:“这是我龙亢桓氏自制的袖剑,此为精钢所制,只有家族的人才会拥有,我也只有三支,这一只刻着我的名字,你拿着它去求见我家族叔,他也正在用人之际,一定会收留你们。”

那首领接过袖剑,众贼人一起向桓温下拜,过后满怀欣喜的走了。

看着他们走远,那红衣女子反倒长叹一声:“我正打的起兴,还没过瘾。”

旁边的蓝衣少女赶紧说道:“主人,我都快被吓死了,要不是这位桓公子先擒住贼人首领,我们的命恐怕都要丢在这里了。”

蓝衣女子是希望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大小姐不要再激怒桓温,其实这位小姐心中明白是桓温救场,但是因为刚才被桓温生擒,而不好意思,嘴上还是不依不饶。

她指着桓温说道:“哎,你这小子,你叫什么来着?什么龙亢桓氏?我怎么没听说过?”

桓温虽然惊于此女子的美貌,但却对她的脾气不敢恭维,非常生气,说道:“我们谯国龙亢桓氏,既出过三代帝师,也出过三公,当然是响当当的士族名家。”

红衣女子笑道:“那出过皇帝吗?”

‘你!’。桓温的父亲是为国捐躯,桓温也是一腔热血,对这位姑娘如此大不敬的话异常气愤,‘不知小姐又身出何门?”

红衣女子并不想报出家门,但是又想彻底压住桓温,动了动脑筋,高声说道:“我叫兴南,我出自颍川庾氏,庾亮庾相爷你可知道?”

兴南说完,她身后的两个丫鬟都惊讶不已,小姐又在调侃桓温。

不过,听到庾亮的大名,的确把桓温压的没话可说。庾亮在公元220年便由王敦推荐为实权宰相“中书监”,当时他不过三十四岁。第二年王敦造反,东晋第二代皇帝晋明帝无奈,动用江北流民武装,江北流民帅苏峻,战功卓著,战后防守建康门户历阳。随后晋明帝病逝,庾亮成为首席顾命大臣,甚至不把王导放在眼里。

战争结束,明帝去世,庾亮成为首席托孤大臣。庾氏五兄弟作为当今皇帝的亲舅舅,可谓荣华之至,风头直压琅琊王氏。士族名门不希望由寒士出身的流民帅苏峻防卫京畿历阳,于是庾亮调苏峻入京为大司农,明升暗降,削其兵权,引起苏峻之乱。事后,庾亮在温峤和调侃的鼎力帮助下消灭苏峻,但是京城遭殃,庾亮的亲妹妹庾太后也因被乱兵侮辱而自杀,庾亮自感过失巨大,无颜在朝中为相,带着家属要躲进深山。而幼小的小皇帝在失去太后后,只能更加倚重庾氏这五位舅舅。不得已命庾亮出巡芜湖监管西藩,其实力与掌握扬州军事的琅琊王氏几乎不相上下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