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纵横小说网>女生耽美>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> 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122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古代山居种田养娃日常 第122节(2 / 2)

看看人家沈安,也挺正常的,就沈烈,跟吃大力丸长大的一样。

搁他,就算看着喜欢的人想犯犯傻,那能抱着那么大一块石头犯这傻吗?实力就不允许好吧。

别人挑粮挑两石就够吃力的了,沈烈挑粮能挑三石还轻轻松松,这可怎么比。

有这个插曲,沈烈也不好意思跟桑萝再多话了,等后边的人送了第一趟粮进来,忙闪身出去,搬粮食。

孩子们也凑热闹,把手头的活一丢,放风一样,跑外边去帮着往里拿东西。粮食搬不动,小样的东西还不能帮着往里提吗?

妇人们忙着去大山洞腾出架子来,入口处这儿很快就只剩了桑萝。

桑萝也觉得好笑,其实就是,她也没注意沈烈当时抱着石头跟她说话。

趁着没人,她试着抱了抱那石头,没反应,再推了推,纹丝不动,再退一步,看看那石块的大小,呃,实在估不出来这重量,所以,沈烈力气到底有多大?

就这力气,山林里遇到狼之类的,就算手头没武器,是不是一拳也能给揍飞一只?之前带着她们这一大群人,遇上单只的野兽看到他们得避,遇上成群的,沈烈他们这些个青壮直接就上毒箭上刀了,桑萝还真没见沈烈徒手博斗过。

思维有点儿发散了,正逢沈烈进来,桑萝不着痕迹看了一眼,是很高大没错,但明明就挺少年感的,根本不是她印象中大力士那种横向长的壮硕,所以,力气都藏哪呢?

周家兄弟也搬着东西进来了,桑萝没再打量,等着又一批人出夹道时,连忙也跟着出去帮忙搬东西。

这一趟除了运粮,许家人的被褥枕头锅碗种子之类的东西是先一步被送进来的,还有那些药和一大笼鸡苗鸭苗。

看到这些东西,妇人孩子都喜得跟过年一样,拉着许老太太那是千恩万谢,这东西送得太好了啊。

山谷里菜能自己种出来,要吃点荤的可就全指打猎了,现在这一带没什么人还好说,以后要是有人进来了,可不敢再随意进出,情愿少吃那一口两口的,也不能让山谷被人发现了。

现在好了,鸡和鸭不舍得吃,那不是有鸡蛋鸭蛋吗?公鸡不能留,后面不是还能让鸭子抱窝吗?

这真是送进所有人心坎里了。

许老太太也高兴,像沈烈和陈大山还有些打猎的本事,其他人家一路跟着两人,自保没问题,打猎要差点,但勉强也行,但她们家,她和清和,哪一个行啊?

原也犯愁以后几个孩子再想沾点荤腥怕是难了,这一下倒好,没有肉,鸡蛋鸭蛋也是好东西啊,不用愁了。

又看儿子不是只给自家备,而是每家都有一份,老太太脸上的笑容就没落下过,儿子这事儿办得地道。

等过后从魏清和口中知道送粮送药事宜,许老太太直点头:“是该这样。”

又听说几家人都不肯收粮食,许老太太也不意外,二十多天相处下来,虽和陈老汉卢老汉那些个人不熟,但陈老太太和卢老太太及各家的妇人她熟啊,人以群分,看几家的当家老太太,当家的妇人,儿女的行事,都能看出许多东西来。

“那就照他们说的,咱们自家先收着,真要派得上用场再拿出来就行。”

外边真要乱得厉害,真到了另五家的日子都难以为继了,她们许家也不可能一家独好,走到这里了,就是同进共退,拧成一条绳才行。

而且,在许老太太看来,几家人都是有本事的,本事不大的至少人也实在,肯听话,不添乱,这样一群人,劲往一处使,这日子就不愁过不下去。

……

装着鸡鸭苗的笼子不小,自然送不进山谷里,各家提着篮子把那些个鸡苗接进来的,东西都搬完了,沈烈又把两边通道封上,这才进到大山洞。

鸡鸭是接进来了,怎么养就犯了难,这不是东西,往木架上一搁就行,也不比桑萝她们家当初挑进来的那六只鸡鸭,许掌柜这回鸡鸭苗足足给买了七十二只,挑得确实好,这么些天了,送到这山里来,这一路陈老汉大家小心照料着,倒也没折损。

但鸡鸭这东西,它没办法太多凑在一起养,一只病了,容易病一群,所以,有条件分开就得尽早分开。

而且这一趟除了留下施大、卢二、卢三和周大郎藏在第一藏粮点的山洞里守着还没运完的粮食和物件,其他人都挑粮回来了,包括之前因为养伤留在藏粮点的周家两个儿媳。

因为眼看着进入二月下旬了,心里也是油煎一样,都惦着开地耕种的事,这一趟回来都不急走,得留下干几天活,之后是沈烈这些个青壮接着挑粮,像周村正家两个儿媳,就不再走了,而陈老汉、卢老汉、周村正这样经年种地的老把式也都得留下了。

也就是说,这几天大多数人这会儿都在云谷中,男女老少四十几号人呢,加上这次挑回来的粮和东西堆进去,大山洞那边连下脚都下不进去了,所以不止是鸡鸭得分养,就是人,那也得各回各山洞了。

陈老汉、卢老汉和周村正一起在山谷里转了一圈,出来后道:“先各自去整理山洞,东西和粮食可以先放大山洞里,但今晚和之后住的地方得安排好了,别入夜了还没个安全的地儿躺,等这个忙完,再商量商量这地怎么种。”

大家都笑,各自带着自家的农具,锄头铲子什么的,老老少少都往自家山洞去了,孩子们也兴奋得全往山谷内围冲。

沈烈倒没急着走,他前一趟看过自家山洞的,这会儿看看山谷里开地这进度,想也知道各家的山洞应该都还是原样,其他的倒不要紧,今晚要住人的话,首先一点得有门。

哪怕只是跟大山洞这边一样,用刚伐下来的没刨没处理过的树杆直接扎起来的门,那也至少能拦住蛇鼠之类的东西,才能安心睡觉。

他过去问陈老汉:“陈阿爷,各家先得做门吧,不然夜里怕是睡不安稳,我看山谷中树挺多,都开出来种地的话,影响光照吗?您看怎么个章程,是直接谷中伐一些用,还是从外边伐了再弄进来?”

这也是陈老汉、卢老汉和周村正愁的事。

陈老汉叹气:“伐了的话,后边种粮食好一些,树木太多,阳光落不到地面,晒不到太阳哪里种得好东西,苗长得慢不说,弄不好还得发黄,但又怕伐了以后从山顶朝下看太打眼,正好,我原也是要问你的,你和大山上到过山顶,我看这山特别高,从上边往下看,看得清楚吗?”

沈烈想想,道:“确实很高,如果盖房子,房顶应该看得出来,比较打眼,树和草的话看着就是深深浅浅的绿,不太能看清了,人走动应该都不容易看清,不过我觉得咱们有一点得注意,不能种得太规整了,要是跟在十里村那样规整的话,从上往下看,怕是有些醒目,再种得稍密一些,我觉得问题不大。”

周村正听了这话,问陈老汉和卢老汉:“那就不分区块,除了靠山侧一条引水的渠,六家的田连在一处,属于哪家的田地,只在地边做个记号放个界石?”

这是没问题的,陈老汉和卢老汉都没意见。

卢老汉道:“种得密也可以,这山谷深狭,加上树木又多,日照时间原本就不长,照老一辈人的经验,这样合该种得密一点,不然那日头都晒到地上去了,白瞎了,只要不过密就行,比咱们在十里村的地得种得密一些吧?”

都是老把式,有些地质特点,就算自家没种过,别人家的也看过,陈老汉和周村正想一想:“是这个理,这山谷里日照时间短,稻子种植期怕是要比外边长些,插秧得赶三月,清明前就得浸种。”

“树呢?你是觉得能伐?”周村正看沈烈。

沈烈会来问这事,说明是有些想法,且他上过峰顶,对山里情况也熟。

沈烈点头:“我看可以挑拣着来,伐一部分留一部分,挑那枝繁叶茂太遮光的伐掉,像杉树那种不会特别占位置的可以留着,看着既不会空荡,也不会太抢占田里秧苗需要的光照。”

这么一说,陈老汉三人眉头都松开了,思路也打开了,就是要伪装嘛。

陈老汉那灵感就来了,顺着沈烈的话头,道:“没错,这样从高处看就是树底下有草,和其他山峰从高处往下望应该区别就不大,嗯,田里会蓄水,一般的树怕还是不行,根要烂。”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章